《山经传》: 未见东皇见幽冥

时间:2019-03-04 15:49:36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三水傍舌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回 未见东皇见幽冥

若是夏日里,最美的当是浩瀚天河,那时繁星点点,如梦似幻。可若是说在春日里也能见到这般波澜壮阔的景色,那就应该是祭拜东皇老爷的上元佳节了。

虽说清平地处西南边陲,不似长安盛大,可该有的热闹是决计不会少的。

姜府是清平大家,换做平常里,肯定也是热闹的紧。只是今日里不知道怎的,园子里虽然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气氛总让人觉着有些阴冷不自在。

此时,姜府的一处厢房里灯火通明,这是书房所在。房内一名少年正伏案抄写着经卷,只因低着头的缘故,看不真切面庞,倒是他那两道浓眉状如阔刀,斜指双鬓已经将主人的不安分的性格昭露无疑,此人就是姜公的独子姜珏。

姜公膝下有一双儿女,分别取名做“姜娴”“姜珏”。

这姐弟俩一胞双生,只是姜娴性子娴静,知书达礼。而姜珏嘛,从小就爱舞枪弄棒,好听些江湖义气,奇风异俗,鬼怪杂谈之类,是个好动惹事闲不住的主。

这不,白日里又在城郊铁匠铺惹了祸事,所以正被姜公罚在书房里抄写五经呢。

“哎,这么多,什么时候能抄完啊。”姜珏伸了下腰,有些不耐烦,一想着灯会都要开始了,他心里头就越急。索性也不管它写的好不好看,写出来别人认不认识,笔下蛇走龙飞,他的姜氏“一笔书法”又出来了。

何为一笔书法,就是每次姜珏被姜公罚在书房里抄写经卷,什么时候抄写完了,什么时候才能出门。所谓你有政策,彼有对策,姜珏为了完成任务,于是从下笔开始,写到墨尽才收笔,其中所有字句一笔喝成,虽然字不像字,句不成句,为此也会受到责罚,但一想到即将错过的那可是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姜珏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正在这时,书房门“吱呀”的一声被轻轻推开,一阵风见缝插针地挤了进来,随后就是几声悉悉索索的走路声,应该是脚步声的主人怕动静闹得大了,会吵到正在抄书的姜珏,好像是去打茶水的书僮小书回来了。

“小书,灯会快开始了,快点过来帮我研墨”姜珏头也不抬。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直来到了姜珏身边,姜珏能感觉到对方右手轻轻地捻起墨碇,左手扶着砚台,一声不吭正细细慢慢的磨着墨。

姜珏一边看着原著,手中狼毫疾走如飞,没有墨了就蘸上墨,在砚台刮几刮,接着继续抄写下去,也不管自己写的如何。他新抄的《五经》上面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刚写不久的字迹还没来得及干透,黑色的墨痕却渐渐淡了下来,然后转红,继而渐深,就像血迹一般,而紧接着蛇走龙盘般的字形也开始变化,好像是要透露出什么讯息...

一名书僮平端着盏热茶,脚下不敢怠慢,来到了书房外。换做是平时,他应该是轻叩一下门得到了姜珏准许才会进去的。今日里姜珏心急,还没有完成姜公交代下的任务,所以书僮不敢打扰。他一只手平托着托盘,一只手贴上门扉,轻轻地推开。

此时的姜珏已经抄完了大半,正觉着有些渴了,右手却丝毫不停,而左手往身边一探,摸到一盏茶杯,茶水还有些温热。看也不看端来喂到自己嘴边,双唇一抿,正要喝下去。

突然听到有人推门的声音,姜珏以为是姜公过来了,内心不免一急,端茶杯的手也生生的顿在空中。

抬眼望去,只见小书像是做贼一样,端着托盘从微微打开的门缝里蹑手蹑脚的挤了进来。

姜珏正想挤兑一下小书这副梁上君子的模样,话到嘴边却被他生生给吞了回去。

他不是早就换茶回来在帮自己研墨么,怎么现在又进来一个小书?既然眼前的是小书,那现在在给自己研墨的又是谁?莫不是刚刚进来的是自己阿爹?

想到这里,姜珏有一种做了贼被抓住了的心虚,把头一缩,眼角的余光偷偷的瞥向身边的人。

目光所及,右手边是一排书架,上面堆放着各类书简。哪有姜公身影?而墨碇也斜靠在砚台边,墨碇上的的墨迹还未干透,只是墨碇和砚池的颜色却是黑得发红。姜珏内心里不由自嘲道:这是抄书抄花眼了么?

姜珏不禁摇了摇头,看来今天是有些累了。正在这时,鼻间隐约有的血腥味道传来,姜珏急忙把目光一收落在左手的茶杯上,杯中哪有什么茶水啊,分明是半杯鲜红的液体。

而顺着杯子的方向朝桌案上望去,那是姜珏执笔的右手,狼毫之下刚刚抄完的新书列列血字赫然在目,而最后断断续续的几字更加触目惊心:“提防医师解厄”。

七扭八拐的几个血字,像是被困在书里的邪影鬼祟,他们马上会挣脱竹简的桎梏,即将临世。此刻的姜珏哪还管他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吓得“哇呀”一声,下意识里一侧身,抓住背后剑架上的配剑。几个疾步就串到了小书面前,拉着他就跑出了书房。

小书刚进门,什么都没来得及看见,就被姜珏强拉着跑了出去,就连手中的碟盏都打翻在地,回头看着地上碎裂一地的茶具,心里头无奈的想这回又闯了祸事了。

可是姜珏那管小书想的什么,满脑子都是刚刚自己一人在房内的诡异情形,只管逮着小书跑,没跑多远就撞见了一脸惊慌的姜娴和小诗。

“鬼,有...有鬼。”

路虽然不多远,两人却跑的气喘吁吁,姜珏老远就对她们主仆二人方向喊道。

“阿姐,我房间里有鬼。”

姜娴面色凝重,她的贴身丫鬟小诗也是神魂不守,看见姜珏过来满以为寻得了个帮助,却没想到姜珏见面就是这么一喊,她们本就有些苍白脸色更加难看了。

“咳,老...老远就能听见你们姐弟两...咳...大惊小怪的,这是在...做什么?咳咳...”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虽然不停咳嗽,中气有些不足,但是威严不减,一名小仆扶着一位中年男子徐徐走来。

此人华服高冠,髯须苍苍,面容虽然端正严肃却没有多少精神,腰间垂着一枚白玉配饰,足下脚步有些虚浮,显然是久病体虚,只是言语间威严仍在,此人正是姜家家主,姜夔之。

“阿爹,有鬼,书房里面有鬼。”姜珏迎了过去,扶住姜公,当先说到。

姜公一脸平静地望着姜珏,不为他言语所动,不是姜公不信鬼神,倒是因为别的缘故。

“这上元佳节...咳...大好的时辰,你瞎说什么劲?这又是...咳咳...又是你新找的不抄书的理由借口?”

因为以前姜珏没少找些理由借口来搪塞学习,所以他在姜公心目中的诚信度高不到哪去。就算姜珏现在惊魂未定的表情确实是真的,可是姜公还是把它当做了平常一样。

这时一旁的姜娴也急了,忙走到另一边替下扶姜公的仆人,接着姜珏的话肯定道:

“爹爹,珏弟说的是真的,家里真的有鬼!”

“平常你弟弟胡闹,你怎么也跟着他胡闹了?咳!珏儿是许了你这个姐姐什么好处?”姜公仍然不肯相信,只道是他们新找的理由借口。

姜娴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假,于是拉来一旁婢女小诗来佐证道:

“爹爹你不信的话可以问小诗,方才在镜子里头看到一个女子。”

“笑话,娴儿你不就是女子嘛,镜子里看...咳...看到的是男子才怪了“

姜公自然是信姜娴的话的,可是姜娴情急,说的话是漏洞百出,倒还让姜公误会,这会就更急了。手一撒,挡在姜公前面看着自己父亲,认真的说道:

“爹爹,真是这样,只不过镜子里那个长得像我的女子梳了发髻,带了冠钗,还抹了胭脂,爹爹你看看女儿...”说着手往头上一指。

姜公顺着姜娴的手看去,姜娴一袭长发披在肩上,脸色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脂粉,这不合她的性格。

姜公知道,今天是上元节,姜娴怎么会这么不注重形象就以素面示人。心里不由开始回想起刚刚姜娴姜珏说的话,同时眼睛也带着疑问望向姜珏。

看着姜公带着问询的神情,姜珏知道他父亲应该是信了七七八八,于是拉着他便往书房方向走。

姜珏抽出自己手中长剑,护着姜公来到书房门前。也许是书房里面没有人挑灯芯的缘故,灯芯烧久了,书房里有些暗淡。

姜珏一只手护着姜公,而执剑的那只手把在书房门上面,喉结上下滚动,咽了几口唾沫后一壮胆气,“啪”地一下推开房门。

房间里面和走的时候一样,什么都没有,地上打碎的茶盏仍在,几人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姜珏一手抄过油灯,拨了几下灯芯后,灯光变得明亮了起来,然后一手油灯一手执剑来到书案前。

墨碇斜放在砚台一角,砚池里墨汁黑得深邃,反射着姜珏手里的烛光,而一扔在一旁的狼毫上墨渍还未干透,显然是主人当初扔得大力的缘故,笔上的墨汁全涂在了案上。

姜珏抄写的竹简放在一边,竹简上的字迹形如蛇走,墨色的笔迹早已经干透,只是这字却是不敢让人恭维,而写到最后的几个字却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一切都是如常,姜珏看到这里,越发搞不清楚眼前的状况了,明明是亲眼所见,眼前的却又不复当初那样,莫不是刚刚眼花?

可如果是自己眼花了,那怎么跟自己父亲解释现在这个情况,到头来父亲肯定会以为自己时不想抄书所以想出来的伎俩,想瞒天过海去看灯会而已。

本来人应该趋吉避凶的,可此时姜珏的内心里却多么希望之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了。不然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清白?

果不其然,姜公斜瞟了一眼姜珏,眼中意味不由分说。然后对姜娴说道:

“娴儿,我知道你心疼你弟弟,可是也没必要帮着他来欺瞒为父。此事下不为例”

说完,姜公转过身子就要走,可是姜娴怎么肯依,书房里什么情况她不知道,可是自己闺房里的情况自己可是亲眼所见,姜珏没有证人,自己身边的婢女小诗可也看见了的。于是拉着姜公的手,恳求道:

“爹爹,我真的没有和珏弟串通起来瞒您的意思,只是我真的看见了。”

如果是姜珏说的这番话,姜公是未必会信的,可是姜娴一而再的说的这么肯定,又让姜公动摇了。于是说道:

“那好,为父再陪你回房看看。”

姜珏一看父亲暂时还没提抄书的事,于是内心一阵窃喜,方才的恐惧也消了几分,连忙手中三尺青锋一垂请缨道:

“爹爹,孩儿在旁护卫您和姐姐。”

姜公没好气的一白没脸没皮的姜珏,然后转身就朝门外走去。

三水傍舌说

寥寥点击数,漫漫码字路。有觉着还行的朋友收藏,推荐个呗。

第二回 哪来幽冥欺紫宫

姜娴的闺房坐落在后院,从书房要走一进才能到。几人以姜公为首,亦步亦趋走得不是很快,而一路上姜娴也把刚刚发生的来龙去脉给姜公一一说来。

事情还得回到半个时辰前,那时的夜色刚刚深了下来,周遭的热闹喧杂却方兴未艾,穿过街街巷巷一股脑地拥进了姜府,挤到了另一边厢的姜娴耳边。

就算姜娴平素里性子娴静,此时也难免有些兴奋。她坐在梳妆台前梳妆打扮,妆台上陈列着胭脂水粉和她的簪笄首饰,身旁站着的是她的贴身婢女小诗,灯火昏暗,跳动如人兴奋的心房。

“不对不对,这样不好看,把它挽过来。”

姜娴细致严苛,力求能装扮得更好看些。时不时的端详着铜镜里的自己,总是能挑出一些能让她不满意的细末枝节来。她左手拿着铜镜,右手去拿梳妆台上的木梳,摸了好几个来回都没有摸到,于是问道:

“小诗,木梳你拿了吗?”

“没有啊,不会是掉在地上了吧。”小诗低下头去找掉在地上的梳子,可是地上却空空如也。

“地上没有看见梳子,娘子你把脚抬一下,兴许踩在脚下了。”

姜娴依小诗之言,俯下身子去看脚底,依旧什么都没有。

“咿?木梳哪去了。”姜娴直起身子,把妆台上重新翻找了一遍,装了金钗玉笄的钿盒,饰了比翼鸟的铜镜......纵是翻来覆去,二人还是没有看到,真是奇了怪了。

房里就姜娴和小诗,刚刚还用过的木梳怎么一下就不见了呢?刚刚翻找了一遍台面,到底忽略了什么?

大概是门窗没有关严实的缘故,房间里不知什么时候起竟起了微风,冰冰凉凉的让人警醒清明。灯火被它拉着左摇右拽,有些昏暗的火苗竟带着几丝蓝焰。

姜娴思来想去,却一直不知道问题所在,无意间看到眼前油灯上袅袅腾起的青烟,心头突然一片空明,对了,是胭脂。

台上的胭脂盒怎么也不见了?莫不是刚刚找木梳时掉在地上了?可是没有听见声响啊。

姜娴推开小诗,提起裙裾侧身站了起来。果然如她所料,地上并没有打翻的胭脂盒,也不见木梳的踪迹。

再看台上,台上一片狼藉,是她刚刚翻找时拨乱的。视线停留之处是她扣起来的铜镜,下面露出来一截木柄,柄上还刻着一剪寒梅,这不是她的木梳又是什么?

姜娴惊喜万分,一手翻开铜镜,一手抽出铜镜下的木梳,这把木梳她用了多年,木质入手温润如玉,是她母亲赠给她的礼物,所以是分外爱惜。姜娴摩挲着梳柄,一手去拉扯盘在梳齿上的几根青丝。

“咿?”

姜娴凑近了看才能发现一些不对劲,指尖的几根头发色泽枯黄,弯弯曲曲明显不是她自己的,可是这把木梳就只有姜娴她自己用过。

难道是别人趁她不注意用了她的木梳?姜娴转过头看向小诗的双鬓,小诗鬓发虽然有些枯黄,可是笔直如瀑,这也不是小诗的头发。

姜娴细细回想,姜府也就这几个妇人女子,姜母不会来她闺房梳妆,小诗也不是,而别人又不敢随意进她的闺房。

那这几根头发究竟是谁的呢?莫非自己不再房里时房间进过别人?一阵凉意从姜娴背后泛起。

前院传来些许杂乱的声音,夹杂在四面隐约的锣鼓喧嚣里听得不是很真切,而此时的姜娴却置若罔闻,失魂落魄的满脑子想的都是眼前的事情。

一阵风刮过,窗子“啪”的一声被风推开,吓得房内主仆二人一跳。不知是风力太大还是什么缘故,烛台被带倒,顺着台面滚到了桌沿,然后又“砰”的一声砸在了地上,灯油洒了一地。灯焰像是回光返照,突地一跳,把房间映照得通透光明,然后很快就湮灭在黑暗里。

房间里昏暗一片,窗外婆娑树影在月光下斜斜的倒进了房内,张牙舞爪像极了傩面舞里青面獠牙的鬼怪。

主仆二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房内寂静空幽,此时什么鼓声锣声都压不住二人的噗通心跳声。所有曾经听说过的可怕鬼怪都像浪潮一般涌入二人脑海。

窗外幽深的夜色里,仿佛藏匿了所有他们能想到以及他们想不到的魑魅魍魉。那张白天装满了无边春意的窗口,现在却像是一个通向九幽之地的大门,幽幽月色下的树影裙裾影影绰绰,有一种摄魂夺魄的力量。

小诗强压内心的惶恐,绕过姜娴,一步步小心翼翼的的挪到了窗子前,眼睛却不敢看向窗外,只是一手把住窗页,然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啪”的一下就给紧紧扣上了。

小诗紧紧的抵着窗子,生怕窗子再被打开,无边的夜色里会跑进个什么东西来。而姜娴摩挲着找来了火石,蹲在地上把掉了的的烛台扶了起来,颤抖着的双手攥着火石,平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次啪啪啪的打好一会才把烛火点起来。

等到烛火亮起时,主仆两才发现,对方面色早已被吓得一片苍白。

姜娴想站起身子,才感觉全身早已瘫软无力,左手执着油灯,右手搭在梳妆台上想站起来,谁料想人还没站起来,却一不小心把台上的东西全带在了地上,叮叮当当霹雳扒拉的落了一地。

“小诗,过来扶我一下。”姜娴惊魂未定。

小诗也不比姜娴好到哪去,扶着墙一步步走到姜娴身边,拾起倒在地上的凳子,然后搭住姜娴,引她坐下后才蹲下身去捡掉在地上的物件。而姜娴就在一旁看着,她不是怕小诗偷偷的昧了什么,她是在看会不会又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一件件被捡起的首饰物件摆上了梳妆台,玉钗金镯太过繁杂,只是初略看来一件不少,而之前没有找到的胭脂盒此时却赫然在目。就和之前的木梳一样,方才房子里找了一大圈却没有找到,现在怎么的就突然又冒出来了。姜娴仔细看了一下这梳妆台上下左右,嘴里轻声念道:

“莫不是刚刚掉在梳妆台的木脚后面了?所以一直没看到?”

思前想后,主仆二人更加肯定如此,都是心里有鬼,差点把自己吓得够呛。这时候才发觉刚刚这一耽搁,时间又过了好一会了,想到等下得去看灯会,于是急忙坐了下来,把台上的物件码好,重新梳妆。

桌面又回复了之前的整齐条理,姜娴把梳子递给站在身后的小诗,把之前散乱没有来得及梳起来的头发梳的平顺了,然后一只手拿起扣在台面上的铜镜。

镜子里的娘子,双十出头的年纪,一头秀发绾起,有些发黄的发髻斜插着几根玉笄,然后两鬓和脑后顺下来的长发自自然然的垂在两肩;肤若凝脂白玉,虽然略施粉黛却不掩其青春靓丽,自然朝气。

她眉黛青幽如远山,虽然眉型略平,却凭添了几分英气;双目宛如嵌了墨玉琉璃,却又灿似九天星辰,而较之更甚的是流转的眼波让人不由心生爱怜,果果真真是一位未出阁的绝世女子,只是看她神情哀楚,似是有散不去的心伤和读不完的故事。

要是换做别人,大会好好的自顾自怜一下自己的如花美貌。可姜娴却被镜子中的自己吓了一大跳,“啊”的一声,手一松。铜镜“啪”的砸在地上,围着姜娴所坐的梳妆凳转了几圈后,才来回打了几个旋儿,正面朝上的铺在地上。

小诗被姜娴的举动下了一跳,不明所以的她凑到铜镜上方想看个究竟。铜镜里的女子不似常理的反照出小诗自己,她看到的却是旁人,仔细看那眉眼,不是姜娴却又是谁?可是镜中人与姜娴却又不一样。

姜娴一头青黑秀发还没有来得及梳起来,顺着脖颈垂在身后,而铜镜里的“女人”三千烦恼丝虽然有些泛黄,但是被主人挽了一个漂亮的发髻,余下的才垂在身后;真正的姜娴还未施粉黛,而铜镜里的“女人”却早已铺满红霞;真正的姜娴二八年纪双眼纯真无暇,而铜镜里的“女人”却似过了双十,面容沧桑满眼哀伤与故事......

更主要的是她的头上的那根玉簪,正是姜娴笄礼时姜公送她的,一直没舍得带过,如今却出现在了镜子里。

为什么木梳会有枯黄长发,为什么胭脂水粉会突然不见,此时此刻一切都昭然若揭,无尽的惶恐漫上主仆二人心头,二人不敢再细看下去,一扭身子尖叫着的跑出房门...

一如女儿家的性子,姜娴讲的绘声绘色,不留丝毫的旁枝末节,一旁的小诗也不忘添油加醋,二人把方才的经历说的绘声绘色,玄乎其玄。

此时姜娴房间是漆黑一片,是因为之前灯油洒在了地上,没剩下多少,只烧了这么一会就烧没了。

姜珏环顾了四周,然后眼光落在了园子里挂着的灯笼上,只是附近没有梯子,所以姜珏提了一口气,一个纵步踩在朱红的木柱上一跃一翻,一招回首望月,回头就是一剑。

与此同时,失去挂绳的灯笼也掉了下来,姜珏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灯笼上的麻绳,人与灯同时落下,动作一气呵成,灯笼里的烛火依旧明亮如初,期间丝毫不受影响。

这一切看在姜公眼里,他也不多说什么,倒是姜珏显摆了一下后看着众人,脸上颇为自豪,自告奋勇的提着灯笼走到前面。

妆台在外室,与内室隔着一道屏风,而姜娴所说的铜镜就平放在妆台上,镜面朝上,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反射着红色的光,打在房梁上,给房间内又平添了几分阴森。

姜珏看了看姜娴,见她不敢上去,也不可能让自己父亲一马当先的打头阵,于是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还没走几步,梁上似乎有什么走过,发出簌簌的声音,一些飞灰飘了下来,在灯笼照出来的的红光下泛着红色,然后徐徐落在地上。

姜珏不敢再往前走了,越走心里头越没底,想起刚刚自己书房里发生的一幕,别人不相信姜娴所言,他姜珏是坚信不疑的。于是他提着灯笼往前面一送,然后眼睛也不敢正视,斜斜的瞟了过去,只见铜镜中隐隐约约飘荡着一个血色的东西,好像还长满了青色髭须。

这下姜珏哪还敢多看,妈呀一声,右手的长剑顺手就砍了过去。而他身子暴退,指着铜镜喊道:

“爹爹,镜子里面果然有东西,血红的头颅,还满脸的青胡子,真是...是有,是真的...”

姜公信以为真,不过毕竟他见闻广博,总要亲眼看看怎么回事心里头才踏实,于是夺过姜珏手里的灯笼,凑上前去。

姜珏看自己爹爹走上去了,也不能至他的安危于不顾,于是一紧手中长剑,紧跟过去。

铜镜已经被姜珏一分为二,里面的东西在灯笼的红光映照下隐隐约约。

姜公吸了一口气,定睛看去,镜子里哪是姜珏所言的血红色的还长了青色疵须的头颅,分明就是自己手中提着照明的灯笼,在朦胧的灯光下不细看,还真有两三分相似之处。

而此时姜珏也看清楚了,羞的面红耳赤,幸在谁也没有发现。

“娴儿,你也跟着你弟弟瞎胡闹,这朗朗乾坤,哪来的那么多鬼魅。”

姜公确实有些生气了,转过了身子要往外走,看到姜珏正要趁机溜走,骂道:

“姜珏,滚回去把经书抄完。”

姜公渐渐远去,平静下来的二人仍在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姜娴拿起铜镜一旁的木梳,借着光仔细的辨认着,梳齿里根本没有什么枯黄的长发,不由心下大宽。

而这边厢姜珏似乎回想起什么。

之前他和小书离开书房时,书房门好像是开着的吧?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