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修真世家》——慕清秋氺

时间:2019-01-19 16:08:25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慕清秋氺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秀才上京

这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夕阳西下,小村泛起炊烟。村中所有人齐聚一堂,正举办一场盛大的酒****上陪在一位白须老者左手边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觥筹交错,酒席达到高潮是,老者满脸笑意起身致辞。

“苍天庇佑,我麦积岭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兼得人杰地灵,咱们村中张员外家公子张弛更是高中举人。明日,阿弛就要上京参加会试,咱们都是看着弛儿长大的,他现在有出息了,要上京,咱们乡亲帮不了别的,就一起给他敬杯酒,鼓个劲。”老村长常年经办十里八村的红白喜事,场面话说的欢欣鼓舞。

随着老村长话毕,一个个乡亲都围了过来。先是恭祝一番张员外夫妻,又对着村长右手边的青年一番夸奖,青年样貌平平,身量却是偏高。许是长年读书,不事生产的缘故,相较于其他村民更为白皙羸弱一些,一脸矜持的微笑,应和着村民的祝福。

等到酒足饭饱,客人逐渐离席,一场酒席也宣告结束。之前喧哗常闹的场地渐渐地就冷清了下来,张员外似乎醉的厉害,在张夫人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似乎嘴里还嘟囔着我儿要高中,飞黄腾达之类的话。张弛倒是还算清醒,和母亲把父亲送回房中,又去前面负责打扫。员外家中还有两位长工,张弛等他们酒醒一些,便催着一块去外头收拾。

趁着这会子功夫,才把这些日的事好好理顺清楚。家中世代耕读,薄有家业,可惜历代也没几个中举的,只在曾祖辈有位叔公勉强中举,可惜做不了几年官,便因朝中党派之争被牵连,不仅被罢了官职,还受了数年牢狱。祖父辈人丁逐渐凋零,到了他这一辈,族中多是女子也就他一个男丁,早早被寄以厚望,索性自己不负厚望及冠之年便早早中举,便是在州郡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自己不求飞黄腾达,只要能光耀门楣,也就不负族中重托了。

翌日,张弛早起去拜别父母,母亲早已为他收拾好行囊,父亲又是对他一阵嘱托,张家世代读书,多少也有些昔日的授业恩师,同窗好友的门路,叮嘱儿子莫忘了一一拜访,不要失了礼数。又一番训导他出门在外不要忘记勤俭节约,莫要与人争端,日后入朝要懂得明哲保身,不要玩弄权术,待人要谦和有礼之类。张弛侍立在侧,一一答应。

待到收拾停当已是近一个时辰之后,张弛乘着家中长工备好的牛车准备往洛州府去了。到了州府太学先去拜访了恩师。先前他也是一直在此处求学,恩师乃是从京师太学调来此处的五经博士周其仁。

此次洛州府参加会试的人数颇多,须得等尽数集齐方可一齐前往京师赶考。集合日子本是三日之后,张弛怕路上延误便提早先来。这几日居于学府也好静心复习。

三日后,便有京师特派的公车来接诸郡举子进京,举子公车乃是大风国历代大儒加持过的圣器,据传是由大风国立国之始便传承下来的镇国之宝之一,可容纳数千人,行动时一日万里,本由大儒以浩然之气催动。经过承载历代举子赶考吸纳功德无数,现如今哪怕不用大儒供养浩然之气也可以每三年应考之时按既定路线行驶一周,只需一人负责停靠开动即可,甚是神奇。

随着窗外呼呼风声,张弛和一众举子向着京师方向驶去。这一众人中有如他这般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也有垂垂老矣的花甲老人,众人都怀揣着满心希望,驶向未知。

这二十年来张弛尚是首次进京,之前听人说京师如何如何好,可首次见到仍是令他无比震撼。大风国京师凤临城雄踞西南数千年,甚至比大风国历史更为悠久。凤临城方圆数百里,城内兴盛繁华,据传古早之时有九彩神凤落于此处。时至今日,城外仍有数百里双色梧桐林,似乎在守卫这一方净土。

举子公车自西北景耀门入城转东往户籍府而去,户籍府前早有一众侍从准备引导各府举子往各府官凭交接出倒换官文。张弛随着人流在此处办理好户籍手续后便跟随本府周其仁先生前往洛州府驻京的洛州会馆备考。

考试时间定在十五日后二月十二,这十五日间张弛一边备考也一边遵从父亲嘱托前往先辈友人处拜访,只不过这些人也大多只是平常官员,拜访也只为不失礼数。

时日匆匆,考试时间便至。科考分进士明经两科,张弛早已决定考取进士,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既然决意科举便希望有一日大展宏图,岂可只沉溺书本。

开考前一日周其仁将诸位学生一一叫往房中叮嘱训导,等到张弛入房中行礼时,周其仁一声长叹:“子度(张弛之字),今次我洛州考生之中,数你天资最高,心性手段皆为上乘,可惜你不知所求,今日我再问你,因何求学?”

张弛面露不解:“学生求学之心坚定,为一展所学,造福民生。”

周其仁摇头回道:“非也,你自小背负家中期望,可实质上你性格淡然,并无笃学之心,只是为家人期望。虽无大碍,可一旦他日你为官为政便要为此家情纠缠,于你而言是祸非福。下去之后你可细想清楚。”

张弛告退之后仔细琢磨,二十年来他背负家中期望求学不正是因为自己不知所求,而家中要他求学,他便求学。那他真正想要求得是什么呢?

随着开考钟声,张弛随着人流接受检查,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不多时考官入场,在宣读了考场纪律之后便有仆从分发本次的考试试题。

张弛定睛看去,只见本次进士试题为《论军政国策》,在近几次的科考中基本是以考校考生农政,文史,前人政策得失之类。一般都会给出具体实例,如近年这般宽泛的题目实在少见。

进士考试多注重考生思考,这些年大风国虽然还算安定,但周边诸国的兴起实在让大风国外患加深。二十前大风国东部邻国陈国大将发动叛乱篡取陈国政权,大风国本欲趁陈国内乱东进,结果被原陈国将军,当时的陈国国主莫秋声安排伏兵坑杀大风国十万精兵,两国自此断交。原本大风国南部的楚国一直依附于大风国,可随着陈国易主,厉兵秣马。这二十年楚国态度也逐渐模糊,不再臣服。这些年来大风国也在不断转变国策,由以往怀柔的国策转向进击。

这次的靠题明显也有以此问政的意思在其中,张弛稍作思考便动笔疾书,一个时辰后随着钟声响起,张弛也完成了考题,此时据考试结束还有半个时辰,却已经可以交卷了,张弛将试卷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便交了试卷走出考场。

这次的试卷中他申明了自己的观点:风陈二国毗邻千年,相互之间知根知底,如若开战绝非数年可以建功。必要相持长久,以数辈征伐方有所得,更何况南方楚国意向模糊,大风又后顾之忧。陈国之主行伍出身,尤擅征伐,今虽年迈然雄心不减。二十年来陈国加紧军务,而大风国力虽强但久无实战磨砺,防守有余而征伐不足。

为突破如今窘境,当以抚楚化陈之策,楚国常年依附风国,近些年多观望态度,朝中重臣意见不一。只需恩威并施,以威吓之。另寻时机扶持亲近大风的楚国势力,先将其稳住然后徐徐图之。对于陈国,陈国国主以铁血手段镇压,二十年来大风国屡次出兵输多胜少,然而陈国军力虽强,但国内为军务所累民生凋敝。可先假意求和,尝试与其建交,而后逐渐渗透,以衣食珍馐,美酒佳人逐渐输送瓦解陈国铁血,挫其锐气。另一方面多方联系陈国旧族势力许以好处,令其或叛投我方,或支持其割据陈国势力。如陈国拒绝与我等建交,便可见其野心之大,军力之强已不能控,则必须竭力联楚灭陈。

放榜尚在三月,趁着初春美景,周先生牵头组织了众多举子游春,集会。邀了洛州府的门人还有临近州府的,京师好友。众人一同往城西碧流泽沐春。

第二章:国政格局

早春二月,细柳吐梢,涓涓一条溪流,两岸尽是杨柳,冒出细嫩的新枝,尚无燕子归来,只有一些不越冬的雀鸟在枝头叽叽喳喳闹成一团。河岸边一群游人结伴出游,高声谈论。人群中从二十岁左右到七八十岁不等,皆穿便服,有些气质儒雅,也有的面目威严,有人春风得意,也有人满面忧思。

张弛混杂在人群之中,陪着周先生与其他人交谈,他话虽不多,但总能引起众人共鸣,就连走在人群边缘垂头丧气的人也愿意听一听这边谈论的问题。周先生交友广泛,友人中虽没有一些大员,但是都是那些静心做学问的人。在与这些人的交流中张弛也隐约察觉到了一些不对的苗头。

如今的朝廷之中,似乎要有大的变化了。二十年前先皇贸然出击攻陈不料大败,一直心中不忿,又组织了数次攻陈战事,可惜一直输多胜少。先皇胸中郁结,十年前便归天了。如今的圣上一直锐意进取,可惜丞相一直主张休养生息,于是一年年过去,虽然修养出了一些效果。可是朝中官员却越来越没有进取之心,五年前丞相也去了,之前丞相党人尾大不掉依循旧制要继续修养,可新任丞相主张锐意进取。两相角力之下,终是皇上支持下的新党占据上风。

这次的科举也有培养新势力,填补旧势力空缺的意思。这些出游的官员则多是中立党人,不支持任何一边,就听黄上政令。一番交谈之下,不可避免的聊到这次的考题,那些与此次考试有关的官员便都借故离开避嫌。其他人则就此交谈起来,一个个各抒己见,但却互不点评,以免放榜之日与自己看法相左,那便好不尴尬了。后来又聊到诗词歌赋上,一个个文人不免吟诗作对,张弛对此不甚擅长,便仔细聆听他人的诗词。

有人吟道“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引得众人喝彩,又有人吟道“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次就连周先生也叫起好来,众人作乐佳句不断。就着如此好诗伴着美酒,醉了数人。众人闹着归去时,有一白发老者悲拗长吟“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年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吟罢,嚎啕大哭。一下子引得众人中那些屡试不第的老举人一个个也悲痛起来。张弛虽还年青,可他的祖父便是一个死在乡试场上的老秀才,他的伯父,一生未娶到现在也还在考取进士。一想到他们当年也如这般,甚至不如这般的一次次充满希望,又一次次绝望,心里便难受的要死,又想到自己或许有一天也会如此,便愈加悲愤,低低吟了一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慢慢的人群散了,陪着周先生作别了他的友人,两人便往会馆去了。

“世间不过名利场,杀却一茬又一茬”周先生见他神情低落,便出言劝他一劝。张弛听罢回道“先生见笑,学生只是一时想起许多往事,不禁有些感伤。”

“恐怕你不仅想到了往事,还有来日之事吧?”

“学生先前不明白考前先生对我规劝之言,如今却是懂了?

“你懂了什么?”

“但求本心,此生无悔”

“不愧是你啊,你以前从未找到自己的本心,现在呢?”

“我从前为功名利禄而活,便如那些老同窗,我们皆为功名所累,所活一世或许都活不明白为何而活。今日我却突然发现自己为何而活了?”

“哦!张子度,你为何而活?”

“为真,为我”

“何为真?何为我?”

“去假去伪是真,随心顺意是我”

“那你一生可能坚守今日之言?”

“学生当以性命守之”

“哈哈哈,真是难得,你这般年纪便能有如此领悟,”周先生先是大笑,复又大悲“哼哼哼,哎!慧极必伤,你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坚持,日后必然多苦多难。我本只是想让你不要浑浑噩噩活着,被生存裹挟前行,你却大彻大悟。有学生如此,不知是福是祸。今日,你便可以出师了。你活的比我通透,我也无颜再做你的老师。”

周先生挣开张弛,提着酒壶摇摇晃晃的朝着柳林深处。张弛看着周先生渐渐远去,向他离去的方向跪下去五体投地拜伏在地。

而后的几日张弛在书市淘了一些州府里难以买到的书,便安心在会馆读书,中间又参加了几次集会。周先生不制止他对自己行师礼,但对他只执同辈礼。张弛也不知道他与周先生究竟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三月三日,到了放榜之时,一大早便有大批举子等在贡院门口等着放榜。等到一队仪仗带着皇榜到了近前张贴起来,有些人却又紧闭双眼,不敢看了。有些人在嚎啕大哭、也有人笑到背气、更有甚者又哭又笑像是发了癔症。

张弛就静静的站在一边看前排的人百态毕露,竟然感到一丝丝悲凉,即便看到自己排在第三,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遗憾。

中榜的的人毫无疑问的炙手可热。早早的便有城中富户以及低品的官员通过各种渠道打听那些中榜的、尚未婚配的寒门举子,准备上门提亲。

这已经成为历年会试的隐性规则,这些人也都不会太过分,会试通过者不过三百余人,除去有背景的、已婚配的、前十名以外的那数十人才是他们真正的拉拢结姻的对象。这些人图的是一份依靠,私下结交会试前十名易被人构陷为结党营私。那数十位寒门举子求的则是一份依靠,以免初出茅庐便被人做了枪使。这样一来无论皇上还是丞相对于他们这些小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虽然这些人不会来烦张弛,可也有另一群人找上了门,接连有各部尚书,甚至太傅丞相的拜帖送来。还有一同出游的朝臣送的礼物请帖。之前拜访的那些祖辈旧友更是亲自派人来请。

对于这些寒门士子来讲,这样的情况这辈子也只会出现这一次,等他们被安排了官职,确立了势力党派之后这一生也只能回味今日的风光了。

对于这些请帖拜帖,张弛也被吓了一跳。半月之后就是殿试,决定这些人政治生涯最关键的时刻。既要备考,又要应付这些邀请,实在是必须要有一个选择,张弛找到周先生请他帮着决断。

周先生先是对他一番恭贺,对于他的问题也很快做出了回应:“丞相、太傅的宴请不得不去,各部尚书也要去露个脸,其他的回一些礼物即可。所以说我实在厌烦官场这套虚礼,实在让人不胜其烦。”

张弛笑着回道:“先生高洁,脱离这烦俗官场,我等后生尚未参透,还得沾染一番。”

周先生神情忽地肃然:“有一事我要叮嘱于你:太傅、丞相都是皇上亲近的势力,而各部尚书都是先丞相培养起来的势力。虽说高层都在皇上那边,可中层实权的职位都在这些尚书们手中,皇上想要从这届士子中培养起来要争夺的也是这部分职务。先丞相去世以后,这些本来各执己见的势力便团结起来,要守住手中权柄。即便如今皇上丞相想要颁布政令也都要三令五申方能施行。你们这届举人担子不小,半月之后的殿试你更要谨小慎微,不要做了马前卒。在职务安排下来之前切记不要随意站队。”

这些事从周先生口中说出更让人加深了警惕,张弛对周先生一番感谢,又咨询了一些殿试要务,这才从先生处告退。

接下来的时日,除了温习所学,张弛谨遵周先生教导。那些宴会,必须去的都去,只谈论学术功课、诗词歌赋,半点不谈国事政治。遇上有人谈论也只听不言,索性半月时间匆匆而过,殿试如期而至。

本章所用诗词皆选自《全唐诗》,作者水平有限,引用前人佳作,还望海涵。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