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黑心》:第1章:自序

时间:2019-01-16 05:40:14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行者墨倾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1章:自序

没有人为这个故事写序,便亲力亲为写上一段。也应了那句话,自己能做的事,也就不麻烦别人。

都说人生三十岁之前是做加法,三十岁之后开始做减法。

三十岁前尝试着多种刺激的爱好,混迹于形形色色的圈子,拼命的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无所不能。三十岁后开始活成了自己真正的模样,不论中庸仁慈还是自私世故,老天都开始公平的为每一个人做着减法。

而立之年,我有幸游走南海观音和五台文殊菩萨道场,结缘佛法让我的生活化繁为简。三十岁后,我结束了十余年的烟龄,告别了曾经让我热血沸腾的球赛,也逐渐告别着逢场作戏的无用社交。自律的跑步使我与内心保持着深度沟通,读书使我有着充裕的精神食粮。这些“减法”也许有些枯燥乏味,但某种意义上讲,人生中的“少”即是“多”,少是平静的回到内心,少更是生活态度的改变。有时甚至少到我的世界仅剩文字的存在。

文字是虔诚的思想世界,是没有任何修饰的道场,简简单单。

多年前看过电影《独自等待》,如今依稀记得夏雨在经历种种世事过后,提笔写下了心里最真实的文字: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

我喜欢倾听那些娓娓道来的好故事,喜欢用文字记录身边那些有血有肉有迹可循的好故事。

偶然的机会,我在每天穿梭于清昭陵的地铁中,碰到了一位锡伯族老人。这位姓董的老人用诚挚深沉的言语向我讲述了董家祖先救赎家族图腾的故事。锡伯族老人的情感和家族故事打动了我,我决定把这个发生在明末清初的故事记录下来。我一边查阅历史资料,一边走访历史古迹,半年下来仅仅落笔几万字,故事轮廓和人物形态依然模糊,我想可能是机缘未到吧。如果有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能够悄然完成,也不失为一种惊喜。

《白领黑心》这个故事是我的朋友讲述的,故事的情节、人物,甚至对白和细节,都有原型的存在,故事也饱含他十余年混迹职场的一些经验。很庆幸,我发现了这个好故事,并记录了下来。

在崇拜金钱和权利的快餐时代,每个人都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些思考。现实的职场题材也许小众,甚至有些冷门,不过我始终相信都有同类人群和同类情感的存在,可能只是一瞬间,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而已。

至于笔名墨倾,其实是我的另一个故事主人公海兰珠的代名,对我而言便是专注文字之意。在人生减法法则下,我想用且仅用文字留下一些既真实又真诚的好故事。《白领黑心》这个故事很长,也很精彩,不张扬,不造作,很现实,很励志,各位读者慢慢看,细细品。我会保持一个写手的基本素养:好好写书,天天更新。

最后,希望有缘看到此书的读者会有一些思考和收获。

自序就写到这吧,开始上菜。

第2章:一人一城

这是一个黑不遮白、邪不压正的职场故事。

我的朋友白一城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当然也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白一城的祖上是闯关东来到川州的,据白一城的父亲讲,当时的川州就是一座小土城。几辈子下来,土城变高楼,高楼也没能留住年轻人,到了白一城这代,年轻人都跑到了大城市寻求发展。一城父亲总说:叶落要归根,当年的小城便是白家的根,不论走了多远,早晚都是要回来的。

白一城的名字是父亲起的,寄托了老人的期许:一个人就是一座城,脚踏实地比啥都强。

奉市离川州有几百公里的距离,是个大都市。白一城是奉市标准的80后上班族。在老辈人眼里,公务员、教师和医生才是最体面的职业,体制内,社会地位高,稳定,而且受人尊重,可白一城却偏偏在企业中慢慢扎下了根。

白一城虽然过了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年纪,但这些年心如浮萍,人如野草,从未有过踏实之感。

白一城总说:不论走到哪里,他总是一个没有根的游子。高中求学时,告别川州这座边城小镇,他变成了城里人眼中的乡村马仔;后来考取了外省大学,又被贴上了外省人的标签;在奉市工作的这几年,更是自然的成为了本地人眼中的外地人。

也许白一城的爸爸说的对:叶落总要归根,当年的小城就是白家的根,不论走了多远,早晚都是要回来的。

我和白一城,时而相聚,时而失联,每次聚会一城都会讲起职场那些事儿。多年来我经常不自觉问他一个问题:身在职场,感觉如何?

白一城历来“话不多,事不拖,人不作”,对于我的问题,每次都是简单的敷衍了事。不过有一次倒是一针见血,很认真的对我说:人在职场,领是白的,心是黑的!白领就是职场中日复一日不敢懈怠的螺丝钉,生怕一松懈就会失去价值感和存在感。除了拼命工作,剩下就是玩弄一些利用与被利用的生存游戏。白一城评价自己三十岁时就已经“死”了,只不过要等到八十岁才入土。

从我的倾听和记录中,白一城的职场故事可以追溯到2012年。

2012,最大的时代标签就是世界末日。奉市也不例外,“时光要轮回,地球要重生”诸如此类的传言比比皆是。听起来最耸人听闻、完美无暇传言倒是有一个:满清皇太极壬辰年降生,2012又到壬辰年,皇太极要率领八旗子弟投胎转世...

12月21日当晚,奉市清昭陵周围的房屋空无一人。为啥?因为清昭陵里葬着要轮回转世的满清皇太极,谁还敢住在周围?

别管奉市的老百姓咋折腾,白一城还真没当回事。早晨起来,世界末日的谣言不解自破,不过白一城心里还是有一种末日重生的喜悦,翻开短信一看,还真是好事成双。公司马总今晚设宴款待销售系列的中层干部,白一城被通知负责现场招待工作。

白一城在公司算得上是资深员工,工作虽然脚踏实地,却不善于阿谀奉承,几年下来依旧是一名普通职员。这次晚宴,部门经理安排白一城负责招待工作,即是初步认可,又有考验之意。

当时的白一城还身处职场食物链的最底层,一城曾回忆说:当时只想活得体面,还没活得明白,在权和利遥不可及的处境下,正确的方向便是能走进领导的外围圈子。

电影《秋天的童话》里,周润发饰演的船头尺说过:煲汤的秘诀很简单,离得近一些放盐,汤会比较咸,离得远一些放盐,汤就会比较淡。职场是个简单又可怕的食物链,被人吃才有机会吃别人,被利用才能被认可,员工躲领导,机会就会躲着员工。

这不是现象,是存在。

十二月的奉市已是凛冬将至的季节,白一城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径直来到“黄金码头”酒店,这家酒店在奉市已经有十余年的光景。白一城仔细查看了酒店格局,然后到前台预定了一间比较宽敞的大包房。

白一城信心满满的拿出手机,随即拨通了部门王经理的电话,既是汇报工作进度,也是询问后续安排。

电话接通了,一个中年女声音从手机的里传来:“喂。”

“王经理好,我是白一城,晚宴地点我定在黄金码头,想跟你汇报下情况。”

“说。”

“黄金码头地理位置好,酒店环境也不错,包房我也预定了,经理,晚上一共多少人用餐?”

“定了?谁定的?”王经理语气略有不满。

白一城赶紧解释道:“我上午实地到酒店看了一下,各方面都符合领导的晚宴标准,酒店菜品很有特色,主打北方菜系,还有招牌海鲜。今晚包房十分紧张,我怕再不预定就...”

“不行!按规矩让程主任跟我汇报。”部门经理强行终止了对话。

白一城站在酒店大堂有些不知所措。随后又拨通了直属上级程主任的电话:“喂,程哥,忙吗?”白一城与自己直属上级沟通起来没有太多约束拘谨,他与程主任性情相投,而且程主任只比白一城早入职几年,年纪又相差不多,所以工作之上合作挺顺利,私下交情也不错。

程主任不急不慢的问道:“怎么了?一城,啥事啊?”

“程哥,今晚领导晚宴地点定在黄金码头如何?需要你跟经理请示确认一下。”

“在哪吃都一样,排面儿够就行,你等下,我问问经理。”

几分钟的功夫,程主任电话又播了过来:“一城啊,酒店被否了。再找找其他的吧,黄金码头王经理说不行。”

“为啥不行啊?”

“王经理没提,就说不行,接着找找吧。”

“好吧。”一城挂掉电话,自己嘀咕着,“不就吃个饭吗?讲究可不少!”

据一城说,事后他才领悟出来,部门经理这样安排其实就想告诉他两个浅显的职场道理:

1、领导的决定才叫最终决定。下属可以有建议权,但领导有最终决定权和一票否决权。更换酒店不是酒店本身的问题,此事明显是对人不对事,一城擅自作主触犯了经理的管理禁区。

2、沟通需要逐级。越级沟通可以事半功倍,但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一个选酒店看似很小的事,白一城却折腾了小半天,在黄金码头出来后,又细致的走访了多家特色酒店,川菜、粤菜、东北菜、潮州菜、火锅,海鲜、烧烤...只要是牌面还不赖的酒店,基本都进去瞧了瞧。

一城正犹豫如何汇报,王经理的电话突然打了过来,语气柔和道:“一城啊,酒店选的怎么样了?”

“目前有几个意向酒店,还未向程哥,不,是程主任,还未向程主任请示。”白一城这次精明了一些。

“没事。奉市第四小学附近有个一家春酒楼,你知道吧?马总要去那里举办晚宴,领导喜欢这家酒店的春字招牌。”王经理这次通话显得很有耐心。

“收到,经理。”

“对了,先点一些绿色蔬菜,冬去春来,绿色蔬菜要有一些。领导到酒店后再点一些特色菜。”

“明白,经理。”

“马总的饮食习惯你清楚吧?程主任应该跟你说过吧?”

“餐前上一壶碧螺春,走菜带一碗清汤面。我会提前安排好的。”

“对,知道就好,安排吧。”这次部门经理对白一城比较满意。

放下电话,白一城心道:真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前一刻还旁敲侧击的树立权威,这一刻又“冬去春来”的耐心指导,领导的心思真是让人摸不透。

部门经理叫王秀梅,家中共有“梅兰竹菊”姐妹四人,王秀梅是大姐,三个妹妹分别是:王秀兰,王秀竹,王秀菊。从带有时代标签的名字可以看出姐妹四人都是70年代生人。

王秀梅的三个妹妹早已成家多年,而她却一直未婚!

职场中,大龄未婚的女领导好比兔子成了精,那是比老虎都要厉害!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